全国每销售三条毛巾,就有一条出自保定高阳。2023年,高阳县毛巾纺织产业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系列报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一一以"特"制胜》,今天来看高阳县如何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全力推动纺织产业向"数字智造"蝶变。
在保定高阳河北永亮纺织品有限公司,一辆辆货车正将企业自主研发的"文创毛巾"运往全国各地。总经理田海涛说,这么好的销售形势,多亏了创新转型赋能企业"新生",让他们走出了经营的死胡同。
河北永亮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田海涛:
以前生产的毛巾技术含量非常低,家家户户都能生产,生产多了以后一点利润都没有了。
生产低端毛巾,挣不到钱的道理,高阳的纺织企业心知肚明。他们也曾有过创新的冲动,但个别企业小打小闹的求新求变,效果并不理想。
河北永亮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田海涛:
当时我们所谓创新,也就是产品要么做大一点、要么做小一点,实质上并没有真正改变毛巾的特性和材质,并没有多大突破性变化。
传统纺织行业想要破局突围,首先要激发企业敢想敢干的创新意识。高阳县设立"政府特别奖",筹措上亿资金,用真金白银引导企业搞创新,同时请来天津工业大学、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等高校的纺织专家手把手地教授创新技巧。从那时起,永亮公司开始探索非遗文创产品,他们与北昆剧院合作,开发出"我家的毛巾会唱曲儿"系列产品。
河北永亮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田海涛:
这款毛巾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在"云端"听戏,是传统戏曲与我们高阳民间染技完美的一个融合,它在市场的售价是50块钱左右,是正常毛巾的三到四倍。
用数字思维推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不仅体现在新产品的开发上,高阳县希望企业不断升级既有设备,推动纺织行业向"数字智造"蝶变。然而,刚开始企业并不买账。
河北柏立信家纺股份有限公司行政专员 管香还:
一方面,数字化车间的改造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另一方面我们员工的培训需要时间、需要成本,还有一方面就是我们硬件软件同时实施,搭建不成功会怎么怎么样。
企业的顾虑源于对数字化转型缺乏清晰的认知。于是县里带领企业组团出访,到全国纺织业发达的地区参观考察,借鉴"他山之石"。
河北柏立信家纺股份有限公司行政专员 管香还:
他们(外地企业)给我们算的一笔账是什么呢,假如说把这500万全部投入到传统的产业,也不会带来特别大的利润。但是如果把这500万投入到数字化转型上,利润就是提高了30%。他们这样给我们一算,所以我们回来之后就决定开始了数字化车间的转型。
为了彻底打消企业的顾虑,高阳出台设立专项技改资金、提供融资担保补贴等一系列帮扶措施,持续推进数字化车间改造。截至2023年年底,全县引进更新数字化生产设备15000台(套),柏立信家纺成为高阳第一个完成全生产链数字化转型的企业。
河北柏立信家纺股份有限公司行政专员 管香还:
现在我们的产能较之前相比提高了30%,人工降低了30%这样吧,在能耗这方面也是降低了25%。
截至目前,高阳县已对41家企业进行了深度数字化改造,建成4个省级数字化车间。2023年7月上线运行的"高阳县纺织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通过建立专业运营团队整合纺织产业数字化生态伙伴资源,实现了集群产供销一体化协同协作。
高阳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胡常路:
平台汇集了全县3000余家纺织企业的生产、销售、品牌等产业链要素,通过产业数据的深度挖掘和科学分析,培育出新的产业增长极。
今天的保定高阳,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毛巾生产基地,拥有产值过亿元企业20家,规上企业116家,全国市场占有率达40%。高阳组建的各级创新平台达38家,相继研发出魔术枕套、防病毒毛巾等数百种多功能热销产品,产业集群的创新活力不断提升。2023年高阳毛巾纺织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让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纺织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开发新产品,拓展新业态,已经成为高阳纺织产业向上突围的共识。政策助力、专家指导、标杆示范、资金扶持,一系列务实举措,持续引导当地企业向高科技含量、高个性匹配的产业模式转型升级。以"特"制胜,高阳纺织,"数智"赋能,小毛巾实现大发展。
责任编辑:苏红岩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我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