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河北始终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这个"国之大者",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系列报道《奔向现代化》今天来看《河北:同绘共富新图景》。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 谷琳:
我手中这颗沉甸甸的玉露香梨,来自阜平县大道村的果园。独特的山地气候,让这里生产的香梨多汁饱满。每到秋天,大规模采摘季的到来,这些来自太行深山的香梨都会随之开启一场长途旅行。
阜平县大道农业示范园区工作人员:
今天摘的梨今天晚上就发到上海啦。
阜平县大道农业示范园区工作人员:
卖到北京的大超市啦,一个梨就是按四块五,俺论个卖的。
阜平县大道农业示范园区工作人员:
我们的梨能卖到广州深圳,特别好吃。
远销千里的山货,过去走的最远的路,不过是树梢到村口的几公里。
连绵起伏的太行山,阻隔了远方,也让这里的人们被贫困束缚。2012年,阜平全县贫困人口超1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一半。阜平的贫困,习近平总书记牵挂于心。在这里,他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动员令。
阜平县大道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顾永会:
习近平总书记说,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2013年我们村就来了这个驻村工作队,和我们村"两委"一起研究这个脱贫之路。
以大道村为原点,驻村工作队流转荒山1.66万亩,请来农业专家把脉,选育种植特色农产品。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可以入股、分红、务工,挣上"三金"。
阜平县大道村村民 赵淑梅:
搁以前你收入不稳定,花钱上头没有那么富裕。现在挣到一天一百,年收入就是三万左右吧下班两分钟到家了,觉得也挺好的。
河北乾元红色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海军:
咱们项目区涉及5个行政村,带动周边百姓就业高峰期能达到800人。2023年我们实现了产量150万斤,产值将近2000万。下一步我们将阜平香梨园打造成为中国玉露香梨第一园,利用梨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青山不老,换了新颜。经过接续奋斗,2020年,我省6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7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河北同全国一道步入小康社会。乘势而上,我省全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2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88元,同比增长6.8%。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 谷琳:
山货出山,出山有道。这里是邢台沙河市的三川贯通路,这条路连接的柴关川、蝉房川和孔庄川,过去是被大山相阻隔,三地之间要想互通,要么翻高山、要么绕远路,至少需要两小时的车程。如今一路连三地,仅需二十分钟,就可以赏遍三川美景。
道路通、百业兴,三川贯通路的修通,让深藏太行的王硇村搭上了发展的快车。
沙河市柴关乡王硇村党支部书记 王天印:
我们每天来村里旅游的人数达到一千多人,村民有发展农家乐、饭店、有卖土特产的,带动了一百多人就业。
王硇村村民:
现在村里边的路又宽又平,这不,快递都送到咱家门口。
一条农村路,连起好山好水好生活。如今,沿着26.6公里的三川贯通路,还能打卡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3个中国传统村落。
沙河市交通运输局一级主任科员 刘振元:
2023年吸引游客300万人次,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500元,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致富路、旅游路、发展路、民心路。
从衣食住行,到柴米油盐,一件件"民生事"置顶为"头等事",我省连续多年滚动实施20项民生工程,交出暖心民生答卷:
贯通城乡、连接市场,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8.2万公里。动动手指,跨越山海,全省实现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水源置换,饮水无忧,全省近3000万农村居民喝上引江水。老小区换新,棚户区改造,城市更新,开启市民向往的新生活。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 谷琳:
迷人的老建筑,活力的新都市。这里是石家庄市的正太广场,我身后的这栋老建筑就是这座城市发展的原点一一正太饭店。
历经百年沧桑,正太饭店曾一度破败不堪。2022年,石家庄在城市更新中,保护修缮重塑,建起了正太广场,焕活场地新景。
石家庄市民:
这以前确实不怎么地,通过整体的开发之后,让人看着心里舒服的这种感觉。
石家庄市民:
就是没想到在家门口这么近的地方能找到就是说又有草坪,又有古建筑,想着下回带家人朋友一块儿过来玩。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品质生活触手可及。它是滨水之畔的环城绿道,是推窗见绿的口袋公园,是移步皆景的小街巷,是热闹非凡的步行街;它是更新的城市,是更美的生活。
市民:
我感觉我现在小区的环境焕然一新,感到特别幸福。
大学生:
就在家周边的话有很多免费的健身器材,场地供我们使用。
市民:
然后再往远一点就是,比如说骑个车五分钟就能到商圈,吃饭啊购物啊,这些也都很方便。
市民:
展览多了,惠民书市的举办次数也多了,整个文化的氛围烘托得更好了。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河北在推进共同富裕中不断展现新作为,步履更坚定!
责任编辑:苏红岩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我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