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时客户端报道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立足新区承接疏解和创新发展实际需求,锚定"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目标,持续构建政策、产业、平台、服务"四位一体"人才生态,着力打造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促进高端高新产业加快发展。
记者走进雄安国创中心时空所时,国创天巡平台的科研人员正围绕空中视角的问题地图,展开一场"精准到厘米"的头脑风暴。从环境治理的动态响应机制,到车辆违停的疏堵结合方案,再到房屋违建的责任链条划分,通过推动低空智能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构建新区低空智能应用示范体系,国创天巡平台将为雄安打造全球领先数字智能城市提供技术支撑。
雄安国创中心城市安全与时空研究所技术经理 李妍:
目前我们的巡检平台的AI智能识别算法高达87种,可实现全自动飞行和高精度识别的一个一体化管理。目前在电力巡检、工程、环保等领域大幅度提升一个巡检效率,真正实现了无人化作业和管理效能的一个跨越式提升。
李妍告诉记者,今年6月,他们成功引进国家优青科学基金获得者、人工智能领域专家朱鹏飞教授,正式聘任其担任雄安国创中心低空智能实验室主任,由他全面统筹该实验室在低空智能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应用工作。
雄安国创中心城市安全与时空研究所技术经理 李妍:
朱教授团队的加入,显著提升了天巡平台在事件识别的一个准确率,由原来的90%提升至95%,平台最大(响应)时间缩短至9分钟,算法开发速度提高了4倍。
当前,随着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逐渐增强。10月9日,中国中化、中国华能两家央企总部全面迁驻雄安,中国华能总部及直属单位的1000余名员工和中国中化总部近1000名员工都在新办公场地有序开展工作。两家龙头央企在雄安落地扎根,不仅带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向雄安新区集聚,更为雄安新区带来人才、技术等优质资源,推动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城市活力的提升。
中国中化办公室行政服务中心主任 杨宏:
雄安为了保障首批疏解员工能够来得了、住得安心,为公司员工提供了500多套过渡期住房,让员工们住宿条件有所改善。员工们感受非常好,我们有50名员工涉及60个孩子,顺利入住了雄安新区的三校。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员工 王鑫:
我觉得我们不仅是空间的转移,更是业务的升级,我个人也希望能够有更多机会,与来自五湖四海的顶尖人才和一流机构交流合作,在这里实现个人的职业成长与新区发展的同频共振,把理想变为现实。
围绕"5+6"重点产业方向引进高层次人才产业化项目,雄安新区以创新实施"雄才十六条"为核心,从科研经费、创业资助、融资支持、生活补贴、住房保障等各方面给予支持,为"高精尖"人才量身打造"特岗特薪"方案,深入推进"雄才创业计划",聚力实现"铺天盖地有重点、顶天立地有突破"。
雄安新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 人才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张宝宝:
为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下、发展好,我们推出"专人跟进、盯办服务"等工作机制,组建了13支产业人才引进服务团,全链条全流程为高层次人才产业化项目做好服务保障。打造"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人才发展生态,让人才在雄安放下行囊、成就梦想。
责任编辑:王兴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我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