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节生长看雄安】深化省院合作 加速科研成果在河北转化落地
2025-10-26 19:08
来源: 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冀时客户端报道 10月24日,"2025年科研院所雄安行"活动举行。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携带最新成果亮相,助力更多科研成果在河北转化落地。

拥有推理能力的机器人、引领科技康养新模式的低温冷疗装备……在雄安科创中心的路演现场,多支来自中科院的项目团队带来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陈世超:

其实我们这个云边协同机器人主要是提高机器人智能化,发挥云的高算力 强算力以及全局调度能力。同时,要发挥端侧的实时性的能力、实时推理的能力,让机器人从工业走向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王宪:

我们也希望我们这个技术实打实地能落地下来,能落地到雄安。把我们的产品从实验室带到雄安,带到这个真正地去落地成果转化这么一个程度。

众多"黑科技"为何选择在雄安集结?原因很简单:省院合作一一推动河北与中科院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合作态势,促进中科院科技力量和科技成果向河北集聚与转化。

想把"心头好"迎进门一一雄安新区率先拿出了"见面礼"一一针对原创性、前沿性、颠覆性的项目,搭建起了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平台,为其提供实验设备、检验检测的支撑。

雄安新区科学园管委会副主任 王玉柱:

我们还专门建立了一支2000多万的概念验证基金,无论是资金需求、研发需求、空间的需求,还是人才的需求,我们都给全方位的保障。

中科院则在现场与雄安新区签署了专利"先使用后付费"的合作推广协议,用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突破,让创新链与产业链从"握手"走向"牵手"。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 吴建国:

科学院的一技之长就在科技的创新方面有一支建制化的队伍,也有深厚的科学研究的基础和科学产业的布局的这个能力,雄安客观地说它是一个新建区、它是一张白纸好画画,恰恰是我们科学院 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的重要承载地。

你来我往,现场气氛火热。那活动结束,回到各自岗位,创新资源如何保持高效对接?中科院带来了他们最新研发的智能体系统一一"科小智"河北、雄安专版。利用大模型技术,导入科创中心资源数据库及社会各类创新资源、创新服务要素,为我省的创新需求,精准匹配各类资源。

华北制药集团科技部部长 张锁庆:

非常受触动。感觉到中科院系统有很多成果值得我们去接触,能进一步加强合作,把中科院的一些成果应用到我们企业中来。

彼此诚意十足、全力以赴。省科技厅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我省共支持中科院成果转化合作项目30项,截至目前已产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36项,申请或授权专利87项,产出各类标准13项,新增销售收入达7亿元。而这些数字还将持续更新。

河北省科技厅科技金融发展促进中心主任 孙立永:

现在咱们已经建立起了从这个概念验证到中试孵化,然后到这个种子期 初创期企业的成长的全链条的一个科技金融的支持体系,吸纳咱们京津的更多的优质成果落地河北,咱们河北的产业、河北的重点企业更好地成长壮大。



责任编辑:张东翠

精选评论

我也是有底线的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发表观点,参与讨论

关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