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一滴血能 “说” 出多少健康故事?医学检验揭秘

发布时间:2025-04-03 18:25:43

王赛赛

邯郸市曲周县医院检验科

 

 

在医院的检验科,小小的一滴血宛如一把钥匙,能为我们打开了解身体内部奥秘的大门,讲述诸多关于健康的故事。医学检验通过对这一滴血的精细分析,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关键依据。

 

血常规:健康的基础筛查

血常规是最常见的血液检验项目,它能从多个方面反映身体状况。红细胞如同身体的“氧气运输员”,其数量、形态和血红蛋白含量能揭示是否存在贫血。比如,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体积会变小,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白细胞则像是身体的 “卫士”,负责抵御病原体入侵。白细胞数量增多,可能意味着身体有感染,如感冒时,白细胞计数往往会升高,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多,提示可能是细菌感染;而淋巴细胞增多,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当血小板数量减少时,身体可能出现凝血障碍,容易出血不止,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可能频繁出现。

 

生化检验:器官功能的镜子

生化检验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种化学成分,评估器官功能。肝功能检查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是肝细胞受损的重要指标。当肝脏受到病毒、药物等因素损伤时,肝细胞内的转氨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其数值升高。例如,长期酗酒的人,肝脏负担加重,ALT 和 AST 可能会超出正常范围。肾功能检查主要关注肌酐和尿素氮。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减退时,肌酐在体内蓄积,血肌酐水平升高,提示肾脏的排泄功能可能出现问题。血糖检测能反映身体的糖代谢状况。空腹血糖升高,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信号,若同时伴有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等症状,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更大。血脂检查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这些指标升高,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可能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疾病。

 

凝血功能检验:出血与血栓的预警

凝血功能检验对于评估身体的凝血状态至关重要。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能反映凝血因子的活性。PT 延长,常见于维生素 K 缺乏、肝脏疾病等,此时身体凝血功能下降,容易出血。APTT 延长则可能与凝血因子缺乏、使用抗凝药物等有关。纤维蛋白原是一种参与凝血过程的蛋白质,其含量异常也会影响凝血。当身体处于高凝状态时,如患有某些肿瘤、长期卧床等,血液容易形成血栓,而凝血功能检验能及时发现这种倾向,为预防血栓性疾病提供依据。例如,骨折后长期卧床的患者,通过凝血功能检验,可提前发现血液的高凝状态,采取相应措施,如使用抗凝药物、鼓励患者早期活动等,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免疫学检验:免疫系统的“侦察兵”

免疫学检验能检测血液中的各种抗体、抗原等物质,帮助诊断免疫相关疾病及感染性疾病。例如,乙肝五项检查通过检测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 抗原、乙肝 e 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以及感染的状态。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说明感染了乙肝病毒;而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则表示机体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可能是接种乙肝疫苗成功或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后恢复产生了抗体。此外,免疫学检验还可用于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抗体,如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等。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常能检测到抗核抗体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多为阳性。

 

一滴血虽小,却蕴含着丰富的健康信息。医学检验就像一位敏锐的“翻译官”,将这些信息准确解读,为医生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守护着我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