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年轻人别大意!不良生活习惯正 “侵蚀” 心血管

发布时间:2025-04-03 18:27:03

张玮洪

河北省第二荣军优抚医院老年病科

 

 

在大众认知中,心血管疾病似乎是中老年人的“专利”。然而,近年来的医学研究和临床数据令人震惊:心血管疾病正悄然向年轻人逼近,不良生活习惯成为背后的 “罪魁祸首”。这些不良习惯就像隐匿的杀手,一点点 “侵蚀” 着年轻人原本健康的心血管。

 

久坐不动:心脏活力的“抑制剂”

现代生活中,久坐不动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常态。每天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对着电脑屏幕工作,下班后又窝在沙发里玩手机、追剧,运动量严重不足。人体的血液循环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而久坐会使这条“河流” 的流速减缓。长时间不运动,心脏得不到足够的锻炼,心肌力量逐渐减弱,心脏的泵血功能也会受到影响。研究表明,长期久坐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经常运动的人高出数倍。比如,一些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年轻人,连续坐几个小时后,会感到头晕、乏力,这其实就是心血管系统发出的 “抗议” 信号。如果不及时改变这种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心脏血管可能会出现粥样硬化,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高糖、高脂饮食:血管的“堵塞剂”

奶茶、蛋糕、油炸食品等,这些高糖、高脂的美食深受年轻人喜爱。但它们在满足味蕾的同时,却给心血管带来了沉重负担。过多的糖分进入人体后,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堆积起来,导致体重增加,引发肥胖。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肥胖者体内脂肪组织增多,会释放出一些炎症因子,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正常功能,使血管壁变得粗糙,更容易形成血栓。同时,高脂饮食会使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升高,这些脂质会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粥样斑块,导致血管狭窄,阻碍血液流动。例如,有些年轻人经常吃外卖,一顿饭可能就包含了大量的油脂和糖分,长期如此,血液变得黏稠,心血管疾病的隐患也就悄然埋下。

 

熬夜成瘾:心血管的“慢性毒药”

熬夜在年轻人中极为普遍,刷社交媒体、玩游戏、加班工作等,让许多年轻人成为“夜猫子”。然而,熬夜对心血管的危害不容小觑。正常情况下,人体在夜间睡眠时,身体各器官会进入休息和修复状态,心血管系统也不例外。但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长期熬夜还会影响内分泌系统,使体内激素失衡,进一步加重心血管负担。研究发现,长期熬夜的人更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比如,一些年轻人在熬夜后,会感到心慌、胸闷,这就是心血管受到损害的表现。如果不及时调整作息,长期的熬夜积累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心血管问题。

 

吸烟与过量饮酒:心血管的“双重打击”

吸烟和过量饮酒对心血管的危害同样巨大。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同时,这些有害物质还会促使血液中的胆固醇等脂质物质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而过量饮酒会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引发心律失常。长期过量饮酒还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的正常功能受到损害。据统计,吸烟和过量饮酒的年轻人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比不吸烟、不饮酒的年轻人高出许多。例如,一些年轻的烟民,随着烟龄的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也在不断上升。

 

年轻人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不应让不良生活习惯成为心血管健康的“绊脚石”。从现在开始,改变久坐不动的习惯,保持适量运动;调整饮食结构,少吃高糖、高脂食物;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远离烟草,控制饮酒。只有这样,才能守护好心血管健康,让青春绽放出真正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