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 第五届自然嘉年华(石家庄站)正式报名通道开启了
- 燕赵文坛歌正气,群贤缘聚颂太行 ——彬然《太行颂》研讨会于国庆节前在石家庄召开
- 群贤毕至 缘聚碧水湾 巅峰论剑 探寻中国服务 ——第三届中国酒店服务创新论坛在广州碧水湾成功举办
- 解放大街明日开通试运行,高清俯瞰大图来了!
- 因一个"意外", 成龙昨晚再上热搜!
- “她”,处处烙刻着河北印记——专访《在桃花盛开的地方》编剧田运章
- 河北制造、年代大剧《在桃花盛开的地方》即将登陆央视八套
- 蝎子沟双龙潭浪涌鱼跃 三峰山小天池云卷鹰飞
- 太行山脉它最绿 康养指数它最高
- 永志千里践初缘 赞美军魂励后贤——马永祥馆长在赋生堂讲述《将军的摇篮、保定军校古与今》引起强烈反响
- 百姓快乐建舞台 文化兴村放异彩
- 守护折翼天使,大家在行动 关爱残障儿童公益活动在新百广场地铁站启动
- 月季公园 花开正艳
- 小黄车,已是城市文明的一道伤口 省会街头急待清理
-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衡水老白干首届酒文化节盛大起航
发布时间:2025-04-03 18:27:46
周莉娟
秦皇岛市第三医院 内分泌科
在当今社会,糖尿病这个名字大家并不陌生。它就像一个隐匿在生活中的“甜蜜杀手”,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众多人的健康。糖尿病,真的如它名字这般 “甜蜜” 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它更像是一种 “甜蜜的负担”,不加以有效控制,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认识糖尿病:血糖失衡的警钟
糖尿病,本质上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不良,导致血糖水平升高的慢性疾病。胰岛素,堪称我们身体里的“血糖调节大师”,它能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细胞的 “大门”,让血液中的葡萄糖顺利进入细胞内,为细胞的正常运转提供能量。可当胰岛素出现问题时,葡萄糖就无法正常进入细胞,只能在血液中 “徘徊”,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引发糖尿病的各种症状。
常见的糖尿病类型主要有两种。1 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它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错误的攻击并破坏了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细胞,使得身体几乎无法分泌胰岛素,这类患者通常需要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注射来维持生命。2 型糖尿病则更为常见,主要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肥胖、缺乏运动、不合理饮食等因素都可能促使其发生。在疾病初期,患者的身体可能还能分泌一定量的胰岛素,但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出现了 “胰岛素抵抗”,身体不得不分泌更多胰岛素来维持血糖平衡,久而久之,胰腺不堪重负,胰岛素分泌逐渐减少,血糖也就难以控制了。
糖尿病症状: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
当糖尿病悄然来袭时,身体会发出一些警示信号。“三多一少” 是糖尿病最为典型的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减少。由于血糖升高,身体会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糖分,这就导致患者频繁排尿,体内水分大量流失,进而产生强烈的口渴感,促使患者大量饮水。同时,因为细胞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获取能量,大脑会误以为身体处于 “饥饿状态”,不断发出饥饿信号,让患者食量增加。然而,即便吃得多,身体却无法充分利用这些能量,脂肪和蛋白质反而被分解消耗,最终造成体重下降。
并发症危害:糖尿病的“隐藏炸弹”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其引发的各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犹如一颗颗“隐藏炸弹”,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糖尿病肾病就是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肾脏的微血管,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功能逐渐衰退,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不容小觑,它会损害视网膜血管,引起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甚至失明。
糖尿病神经病变同样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它可累及全身神经系统,出现手脚麻木、刺痛、感觉异常等症状;影响心血管系统,引发心律失常、直立性低血压等。此外,糖尿病足也是令人头疼的并发症,高血糖会使下肢血管狭窄、闭塞,神经受损,导致足部感觉减退,容易出现溃疡、感染,若治疗不及时,甚至可能面临截肢风险。
预防与控制:与糖尿病“和平共处”
面对糖尿病这个“甜蜜的负担”,我们并非束手无策。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关键在于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上,要遵循低糖、高纤维原则。减少糖果、饮料等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比例。合理分配三餐热量,避免暴饮暴食。运动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每周坚持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也可适当进行力量训练,如举哑铃、做俯卧撑,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血糖消耗。
对于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积极治疗和自我管理至关重要。严格按照医生嘱咐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血糖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避免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血糖控制。此外,定期进行体检,筛查糖尿病并发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只要我们重视糖尿病,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就能与这个“甜蜜的负担” 和谐共处,尽可能减少它对生活的负面影响,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