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大河之北》导演手记——第五集《向水而居》

发布时间:2021-03-02 19:16:14

一个陕西人不远千里来到河北,第一次做大型纪录片,就担纲了《大河之北》六集的稿子,且反响良好,口碑有加,其背后的甘苦,不亲身经历绝难体会。肯定一否定一修改一再否定,数遍推倒重来,无数次纠结争执,真应了那句话:不疯魔不成活!同为陕西人的老公说:大半夜忽然爬起来,披头散发写稿子,你说吓人不?

       但与写稿比起来,河湖这一集的拍摄更让人抓狂。河北水系庞杂,支脉众多,但几乎都谈不上丰沛,有的甚至只有虚名,经常是溯源而上,望水兴叹,这应当说给拍摄工作带来极大困扰。再者因为河流受季节影响极大,汛期极短,一个摄制组往往顾了这支顾不了那支,顾此失彼的导演常挂嘴边生无可恋。说实话一边拍摄,一边想着素材,真的有些担心成不了片子。

       好在车到山前,曾经多年新闻通联编辑的历练,让导演的另外一种优势开始显现。对外联络,各种求援,除了笔走龙蛇,更有三寸不烂之舌换来多方援手,解决实际困难,难题迎刃而解,于是又开始笑谈:我像个交际花么?

       话到此处,其实并非只想说做个导演不简单,而更想表达:《大河之北》虽为原创,但并非仅靠主创团队一己之力完成,其间得到众多人的提携帮助。我们深知,为了"大河之北",很多朋友不计名利、不问报酬,背后默默付出,其心可鉴,其情可贵,理应致敬!在此感谢,绝非妄言。

导演手记

第五集《向水而居》导演:张晓雯

       拿到《大河之北》最终策划的时候,我选了水系篇。作为一个异乡人,我对河北的最早印象来自书中。河北,名称中就自带“河”,细细数来,还有西门豹破除活人祭祀陋习的漳河,永远和阳光联系在一起的桑干河,小英雄雨来游过的不知名的小河。湖呢,有孙犁的荷花淀。甚至,还有大量的泉,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河流众多,多数还带有文化的印记,这样的题材光想着就妙趣横生。

       但是,想象与现实总有点儿差距,不幸的是,这次的差距超出了我的预期。开拍的第一站是邯郸涉县,漳河的合漳处,也就是清漳河与浊漳河汇流的地方。那天的场景现在回想起,似乎只剩下一个画面,夕阳下的我生无可恋,内心崩塌。作为黄河之后界河的继位者,眼前的漳河实在是缺点儿气势。

       不过,要是世事尽如所料,那人生岂不乏味得紧。奔波了几天后,我放弃了对文化与河流的执念,开始认真梳理我见过的每一个水体。不管是河流还是湖泊,这里的每一滴水似乎都带着人力的痕迹,也对,大禹治九河的地方,应该不缺治水的基因。

       于是,这片大地上河流与湖泊仿佛有了生命,透过它们,我看到的是一段又一段的故事,是人们为美好生活所做的努力。我们的寻访也开始有了新的目标。在走过一条又一条河、看过一座又一座水库后,我有所触动,为了更好的生活,人们的付出远比想象的更多。

       可是,了解更多之后,更触动我的是另一点,这片土地比我印象中的更为低调。跃峰渠就是例子,同样的开山凿渠,同样的遇沟架桥,甚至技术难度更高一些,但知名度远远比不上河南的红旗渠。至于新中国的第一座大型水库,新中国第一个跨流域大型引供水工程,恐怕知道的人会更少。还有河北众多的湿地,有很多冠有“国家级”字样,当地人都知之甚少,遑论外人?可这些仅仅只限于水系。河北,到底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神奇?河北是怎么做到如此光芒万丈又如此沉默低调?

       我突然明白了自己要做什么?不用钩沉历史,不用宏大叙事,只需要原原本本的告诉大家,河北的水系是什么样子就足够了。河北的很多水体,自带传奇性与独特性。

       当片子成型后,忐忑不安的我将开头部分发给很多人试看,征求意见。我收到最多的反馈是一个反问句——“这是河北?”

       可这确实是河北。

       最后分享一个新知识,这次拍摄中,我第一次知道京杭大运河的总设计师是河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