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 第五届自然嘉年华(石家庄站)正式报名通道开启了
- 燕赵文坛歌正气,群贤缘聚颂太行 ——彬然《太行颂》研讨会于国庆节前在石家庄召开
- 群贤毕至 缘聚碧水湾 巅峰论剑 探寻中国服务 ——第三届中国酒店服务创新论坛在广州碧水湾成功举办
- 解放大街明日开通试运行,高清俯瞰大图来了!
- 因一个"意外", 成龙昨晚再上热搜!
- “她”,处处烙刻着河北印记——专访《在桃花盛开的地方》编剧田运章
- 河北制造、年代大剧《在桃花盛开的地方》即将登陆央视八套
- 蝎子沟双龙潭浪涌鱼跃 三峰山小天池云卷鹰飞
- 太行山脉它最绿 康养指数它最高
- 永志千里践初缘 赞美军魂励后贤——马永祥馆长在赋生堂讲述《将军的摇篮、保定军校古与今》引起强烈反响
- 百姓快乐建舞台 文化兴村放异彩
- 守护折翼天使,大家在行动 关爱残障儿童公益活动在新百广场地铁站启动
- 月季公园 花开正艳
- 小黄车,已是城市文明的一道伤口 省会街头急待清理
-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衡水老白干首届酒文化节盛大起航
发布时间:2021-03-07 10:10:24
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候,再一次观看电视剧《山海情》,更感受到了其中所包含的波澜壮阔与荡气回肠。目前,河北卫视正在每晚7:30黄金剧场播出该剧,引起又一轮收视热潮。《山海情》并无宏大的场面,这是一部演绎农村人真实生活的一部剧,它没有煽情的剧情,更没有让人心潮澎湃的一幕,它只有一幕幕的真实画面,一段段真实的情。可以说,《山海情》“土”得如此自然,源于真实,源于生活。
下笨功夫的剧组,场景真实到当场看哭
回忆《山海情》的拍摄,所有主创人员反复提及一个字——难。
主题大、工期赶,实际拍摄仅3个月,开拍前剧本没写完、美术才进组搭景……按照行业经验,如此匆忙的剧组,铁定要完。
但《山海情》交出了漂亮答卷。拍摄过程究竟是怎么做的呢?
“实”是导演孔笙定的特点。
场景是真实的,方言是真实的,故事是真实的,表演是真实的。“先让我们自己相信,才能让观众相信。”孔笙说。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做起来并不简单。
比如场景。美术指导王竞记得,起初自己想要设计和创新,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找一条孤零零的铁路伸向远方。他心中的美术风格参考是电影《疯狂的麦克斯》,体现自然环境和人对抗的残酷感。
孔笙却不这么想。他劝说王竞,戈壁的自然环境已足够有力,不用过多设计,侧重真实还原场景和细节。只要人够鲜活,故事可信,在真实场景中的扶贫攻坚,就能让人信服,自然而然生长出一种力量。
王竞是在北京土生土长的“80后”,此前从未接过农村戏,甚至从没去过宁夏。
他意识到,要真实,必须下“笨功夫”——挨家挨户采集素材、旧照片,一些小道具还从当地人家里“淘”。一旦有疑问,就拉当地群众当顾问,如“窗帘怎么挂”“门把手对不对”“地砖对不对”等。
在请教过程中,移民告诉王竞,当地人会烧一罐八宝茶,就点干粮当早饭;当年每家移民的院子里都有储水池,池子具体在什么位置,怎么往里灌水……这些生活细节资料上没有。
“附近群众起初很兴奋,后来被我们骚扰得不厌其烦。”王竞调侃道。
剧组在拍摄地重建一个“金滩村”。戈壁风沙太大,风一吹,“房子”摇摇欲坠。除了有内景戏的房屋,其余场景真实参考当年第一代移民的方法——不打地基直接起房。
然而土坯砖现在几近失传,为了拍水花家建房的戏,团队访遍当地工匠,终于找到会手艺的师傅进行定制,来拍摄现场真实还原。到了二期,出现了砖包房、夯土墙、钢架门窗。三期出现了砖房、砖墙、小铁门。
场景真实到什么程度呢?听说剧组在拍戏,不少人从闽宁镇驱车前来参观。一位老大爷一看场景,当场哭了,“太真实,一下子就想起当年吃过的苦”。
美术组见状,连参观者都没“放过”,拉住年长者就问:这些用品对吗?就连请来的当地施工队也被“人尽其问”。
可以说,从墙上贴的海报,到每家的摆设、整村的环境,几乎没有一个细节是“拍脑袋”瞎想。西北人民生活的质感、细节,90%来自当地群众。
而创作,又不止于还原。影视场景不是装修,环境设计最终反映人物。粗看,李家、马家、老太爷家等,每家的陈设都破,但细品,家里的物品、风格却各有不同特点。
“说实话,《清平乐》是美术最乐意接的类型,有艺术创作空间。”王竞感叹,“《山海情》不是我接过工作量最大的一部戏,但它算是最细碎、烦琐的一部戏。事无巨细的还原,是入行十几年来从未有过的体验。”
努力没有白费。观众火眼金睛,弹幕时不时飘过“我家小时候就这样”“这个拖拉机太真实了”“这个杯子我现在还有”……环境道具的逼真,引起观众强烈共鸣和代入,也让人物和故事更加可信。
只有8集剧本就敢开机,起调对了一切就对了
故事的真实,依靠大量原型和前期采访。
孔笙特别强调“采风”,主创们先去闽宁镇,再南下西吉县,最后是福建莆田,直奔重点采访对象,全部一对一深度访谈。剧中诸多人物形象,正是在访谈中一点点清晰。
但其实,剧本大纲最初也很“悬浮”,图解扶贫政策,往主旋律套路上靠。项目领导不满意,制片人侯鸿亮、导演孔笙也不满意,认为剧本“调子定高了,空洞乏力,人物扁平,不接地气”。
数易其稿,找不到出路,编剧王三毛一度放弃。“而放弃让我放松下来,反而想到多种可能性,比如,能不能用乡土小说的写法,来写这个作品?”王三毛回忆。
《山海情》表达的是东西部协作帮扶,但观众更关注的是大时代变迁下的“人”会怎样、“家”会怎样、“村庄”会怎样。这里就有了家长里短、人情世故、故乡与远方、故土与新家园等乡土文学的东西。
不再图解政策,而是写人,写人性,写人与土地,人与心灵的纠结变化,笔一下子活了。于是有了马家父子,有了李大有爷孙三辈,有了涌泉村李、马两姓百年前的经历,有了得福与水花,得宝与麦苗等人物和人物关系。
王三毛思路清晰了——这回不写一百多万吊庄移民的变迁史,而是写他们的心灵史!
如何踏踏实实跟着人物走?比如第一集,再怎么刻画马父为政府卖力,人物都不生动。但写他为儿子能进政府工作、有美好未来而帮一把,动机反倒更加真实。观众信了,人物的根基就夯实了。
也正如孔笙说的,“真实的故事不回避人性的弱点,也不回避扶贫中遇到的局限和困难”。
但王三毛没想到,只有8集剧本时,剧组就敢开机。
边拍边写,起初各方意见、各路想法,塞得他脑子疼,一度又找不到方向。“我特别佩服侯鸿亮的魄力和决断力,他果断告诉我,排除一切干扰,就和孔笙导演一对一沟通。”
这个办法果然好用,王三毛形容,两人仿佛“两杆老枪配合”,导演有想法、编剧有想法,彼此商量着把想法变成戏。边拍边写边改,剧本越往后越流畅。
观众们跟着村民们操心金滩村的通电、通水,操心双孢菇的销路,操心孩子们的辍学。感受到土地的厚重,奋斗的力量,生命的蓬勃。
就像网友评价说“土得掉渣”,但又“好看得不行”,剧中人物感染力之强,让他们就连平时说话的口音都被带跑到了大西北。
起调对了,一切都对了。
全员重走扶贫路,来时的白净小伙后期直接抓去当群演
如今回想,时间太赶,边拍边改未完成的特殊状态也成就了这部剧。
拍摄创作的过程,始终高度“共情”。全体人员在几个月时间里,几乎重走了一遍当年的扶贫路。
侯鸿亮说,剧组就像当初的移民一样,重建场景,在戈壁滩,在田野上,直面扶贫工作者面对的风沙高温、方言沟通障碍等,而这些最终都成为剧情。
比如环境,沙尘暴说来就来,卷起石子砸向搭建的房屋。剧组后来养成习惯,一看天气不好,第一反应先动手护房。
比如紫外线,现场除了演员,工作人员全副武装,只露一双眼睛。即便如此,来时白白净净的小伙子,到了拍摄后期,直接被导演抓去当群演。
剧中,黄轩饰演的村干部在大喇叭里说:“涌泉村离医院太远了,离学校太远了。”剧组去村子原址时,山路上开了四五个小时车,交通极度不便。这句台词,是从内心长出来的。
为了勘景,剧组的小伙伴们走了很远,夜晚,漫山遍野没有灯光,行路艰难。当年的吊庄移民,是否每天也经历着这般没水没电的生活?
戏里,“种蘑菇”是脱贫的重要产业,为了还原,剧组真的种起了蘑菇。
肥料由当地人事先配好,苫布一打开,那味道仿佛迎面被人打了一拳。粪肥在40℃的菌棚里发酵后,再撒菌种、保湿、保温、通风。蘑菇棚难闻到人进不去。工作人员还能戴口罩,演员必须忍。
种种拍摄经历,让剧组与那段历史、那些人物产生了化学反应。
孔笙说:“我们用3个月时间体验了他们20多年的生活。”
侯鸿亮说:“这些亲历者的群体记忆和个人经历太鲜活了,剧组的所有人不断受到心灵冲击,共情到了极致。”
所有人都希望把自己亲身经历的、真实感动的种种化为创作,传递给观众。
共时性创作,让剧组与这片土地的人和故事同频共振,“心灵感应”,人物、剧情、台词,所有的判断、感觉、细节都对了。
比起文艺评论事后对每个镜头、每个人物、每个情节的一一拆解,当时全体共情的投入状态,是真正不可复制的体验。
在电视剧《山海情》创作座谈会上,有人评价说,《山海情》真实的质感不像拍出来的,而像从那片土地上“长”出来的;蕴含的情感不是演出来的,而是像黄河水一样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的。
或许,共情到了极致,真不是“像”,而是发自内心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