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省图为您荐好书——评《胡天汉月映西洋:丝路沧桑三千年》

发布时间:2021-03-10 09:11:50

由河北省图书馆和河北广播电视报联合举办的“共读好书 传递书香”活动将图书资源与广大读者联结起来,共享阅读与沟通的快乐。省图从纷繁的图书中精选出部分书单,以飨读者。如果你慨叹庸庸碌碌,不妨从中挑一本开始读起。因书籍而治愈,因阅读而欢愉!


“阅”丝绸之路,“观”华夏文明
——评《胡天汉月映西洋:丝路沧桑三千年》

张树斌


        “丝绸之路”内涵广阔,源远流长,更因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本书作者清华大学教授张国刚从专家的视野,以通俗的笔墨,为读者提供一部丝绸之路的轻松阅读文本。


        《胡天汉月映西洋——丝路沧桑三千年》,从一篇篇故事讲述、一幅幅图像观赏中,我们读到古代丝路沧桑与兴衰的最新知识;读到穿行在亚洲腹地,越过浩瀚的东洋、西洋,丝路上华夏、印度、阿拉伯、波斯、欧洲诸文明间的汇集与交融,从而获得深刻的启迪与有益的思考。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在东方文化与异域文化相互碰撞与交融的过程中,激发并形成了更加灿烂的多元文明。 


        本书从历史与文化视角,阐述“一带一路”的历史演进,重点讲述上古、汉唐、宋明、晚明、清中叶各个阶段中西交往的历史。时间跨度数千年,涉及众多地理区域,较为深入地描述了表现在人物、事件、器物、艺术诸方面的文明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将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用时间脉络一一串起。


         “胡天”是中古中国对于祆教神的称呼,同时又可径以字面之义理解为西域气象,所谓“胡天八月即飞雪”。“汉月”者,汉地之月,在古代文学中往往与征人、游子相关联,传达一种故国之思。令狐楚《从军行五首》云:“胡风千里惊,汉月五更明。”当汉地之月映照于胡天西洋之间,一幅三千年的丝路变迁画卷便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胡天汉月映西洋》一书以丝路发展变迁的历史为线索,分为九章,起自丝路前身——先秦时期的“玉石之路”,止于18世纪末的乾嘉易代之际,历述张骞凿空西域、佛教入华、马可·波罗来华等重大历史事件,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允为一部优秀的丝路通史。 


        坊间关于丝绸之路的书籍不少,但或过于俚俗不经,或过于严肃难读,更有不少拼凑汇抄之作。《胡天汉月映西洋》在试图填补这一阅读空白,有着很鲜明的特色。首先,作者从专家的视野,通俗的写作方式高屋建瓴,又接触前沿;提供知识,又触碰思想。其次,书中提出了丝绸之路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对于丝绸之路的经济商贸功能、政治军事功能以及文化交流功能,进行了综合分析,对于今天“一带一路”问题的理解,颇具参考价值。


        尤为突出的一点是,过去研究丝绸之路,一般重点是汉唐,以中古史者偏多,领域不外西域南海;多及于宋元海上丝路或明初郑和下西洋,往往戛然而止。该书作者在欧洲游学和执教多年,对于1500—1800年之间的中欧文化交流用力甚勤,有专著问世,因此本书的“丝绸之路三千年”是包含着西域、西洋、西欧几个场景。


        本书旨在拓展我们的历史视野,将中国历史和现实问题与世界格局和人类文明相结合,做出跨越时间和地域的思考,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以及与西方文明碰撞和交流的历史过程,了解中国文化对于西方文明的贡献和影响。


        全书以朝代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眉目清爽,让学术走出书斋,很适合多数人的阅读理解。历史本就是由一个个人物与故事组成的,本就是先辈丰富多彩的生活,可很多治史者往往忽视这些,写来艰涩难懂。本书则以流美的文字,讲述丝路上的生动故事——


        这是一条商业贸易之路:此路上的生意人远途而来,购买和贩运以瓷器和丝绸为主的中国货物,也有各类生活用品,如茶叶、大黄、汉使在西亚发现的四川竹器,不一而足。品质优良的中国产品成为“硬通货”,催生了欧洲的“中国趣味”,使各国商贾不惧风险的只能是丰厚的商业利润……


        这是一条重要的军事、外交和宗教通道:既有张骞的凿空西域,甘英的出使,玄奘之前的“西游记”,成吉思汗的西征,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也有亚历山大的远征,鸠摩罗什的东来,佛教和景教等传入,还有著名的马可·波罗和利玛窦……


        这也是一条科技文化交流融通之路: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和指南针传播西方,欧洲的天文历算等介绍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催生了艺术上的创新(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经过改良的指南针也演变成西方的旱罗盘,并回流中土……


        正如作者所写,随着中西关系史研究的深入,随着中国政府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丝绸之路”也成为中国展现给西方、给世界的新名片。


        相信本书能给广大读者带来阅读的愉悦,更期待大家能从书中获得一个清晰而准确的丝路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