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一起向未来——冬奥志愿者的幕后故事

发布时间:2022-04-16 14:19:34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屈冠华、许晓彤、王杰、张娜,河北广电报记者张树斌报道 4月8日上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148人获得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来自河北师范大学的学生袁玮婷作为冬奥志愿者代表在大会上发言。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连日来对袁玮婷和部分获奖个人进行了采访,分享他们的冬奥梦想,聆听他们和冬奥的故事。


袁玮婷:900多字的发言稿,练了无数遍



       “我叫袁玮婷,是一名00后大学生,来自邓颖超同志的母校——河北师范大学,很荣幸能够代表1.8万名冬奥志愿者在此发言。”


      沉稳大气的发言,让河北师范大学、袁玮婷、冬奥志愿者这几个关键词刷屏朋友圈。走出人民大会堂,袁玮婷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进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非常荣幸可以如此近距离地聆听到总书记的教诲,这样的经历太宝贵了。”袁玮婷坦言,在接到发言通知的那天,她就激动地彻夜未眠。900多字的发言稿,袁玮婷练了无数遍。



       袁玮婷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今年大三,很小的时候她就对奥运会充满向往。幸运的是,通过层层选拔和严格培训,袁玮婷如愿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一名志愿者,在张家口赛区颁奖广场做礼仪服务,负责将奖牌、鲜花等物资摆放到正确的位置,在颁奖仪式上按照既定流程引领运动员、颁奖嘉宾等任务。


       “夜间、室外、低温”“聚光灯下、零失误”,颁奖礼仪的要求很高,袁玮婷和同伴们每天训练超过8小时,上午用4公斤沙袋练习负重托盘,下午在零下20多度的室外穿高跟鞋练习走姿,八步一转,十步一停,一走就是4个小时,遇到下雪的天气也要坚持训练。无数次演练,无数个细节,才有了93场仪式、402枚奖牌颁发的全程零失误。“第一次执行礼仪托盘任务时,有点小紧张,手会有点抖,因为不能有丝毫差池,我们代表的是中国形象,肩负的是国家责任。同时也很兴奋,因为那不仅是运动员的高光时刻,也是我们志愿者的高光时刻,心中的光荣和感动油然而生。”


       在袁玮婷所代表的志愿者队伍中,有父子同行、母女携手,有18岁青春如火,有花甲年壮心不已,志愿者“小雪花”们微光成炬,温暖运动员的冬奥之旅,绘就志愿蓝的冰雪荣光。作为冬奥盛会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袁玮婷学习了知识、开拓了眼界、收获了成长,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由内而生,对学校思政课上“为祖国贡献青春力量”的话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新的感悟,真正明白了如何用实际行动来诠释这句话。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已落下帷幕,袁玮婷说,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将继续发扬“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张帆:平凡且坚固的螺丝钉



      “能够获得表彰,更多的就是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是一个永生难忘的记忆。”张帆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心里既激动又紧张。“很恰巧我路过的通道就是我们志愿者群体的通道,大家穿着同样的服装,我进去的时候大家都起立鼓掌,感觉自己非常骄傲。”


       张帆是河北医科大学专职辅导员。去年9月,当得知学校招募教师带队参加冬奥志愿服务时,她毫不犹豫报名参加了。


      “我作为一名辅导员,还是有较多实战经验的。能够参与这种国之大事,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锻炼,想把自己的光和热奉献出来,也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她说,辅导员起着“大家长”的作用,工作琐碎、平凡,但是不容一点疏忽,与志愿者工作有共通性。


       “我是志愿者背后的志愿者,我们组团只有我一个志愿者负责老师,负责8所高校的志愿者管理,还有管校对接沟通联络的工作,要指导开展一些党团的支部建设和文娱活动,还要追踪志愿者的工作动态,挖掘一些典型人物,进行宣传报道。”张帆在张家口赛区文创商街志愿者驻地工作生活了60多天。作为住宿激励志愿者,她的主要职责就是做好志愿者驻地的管理保障工作,时刻关注志愿者身心健康,解决志愿者在驻地遇到的生活问题,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岗位志愿服务中,展现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最美形象。



       60多个日日夜夜,张帆记录下志愿者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在开幕式前,我带领党员志愿者进行了一个宣誓活动,在楼道里悬挂了党旗进行宣誓。跟我同住的一名负责餐饮的姐姐,她当时特别激动就出来了,之后还特别严肃地给我了发一条信息,‘刚才听见你们在外边宣誓,感觉你们很伟大。’通过这个活动我觉得大家的这种精神力量是无限大的,也更加坚定了我永远志愿的心。”张帆说。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圆满落幕,作为盛会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张帆收获了宝贵的成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志愿者就像一颗颗‘螺丝钉’,嵌入到各个‘角落’,默默无闻地发挥着各自的力量,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着。”张帆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新青年,今后会时刻准备着以实干的精神、担当的态度展现志愿青春的风采,传承北京冬奥精神,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继续谱写接续奋斗的昂扬之歌。”


冀雅君:为服务冬奥推迟结婚领证



       冀雅君说,她是8日上午8点多来到了人民大会堂,全体人员合影留念,运动员、志愿者和各行各业获奖的代表齐聚一堂。因为冬奥会结下的深厚友谊,让大家像一家人一样:“合影在一个近篮球场大的厅里边,排队形的梯子几乎占了半个厅。我前面站的就是齐广璞,在站队的时候,我还摸了摸他的金牌和银牌,我问他,沉吗?他说,嗯,挺沉的,我还帮他整了整领子,就是觉着志愿者和运动员没有距离感,非常亲切像一家人一样,特别期待这次的合影。”

  

       冀雅君是河北北方学院医学检验学院的辅导员,土生土长的张家口人。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志愿服务工作中担任张家口古杨树场馆群运行团队、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志愿者主管,负责志愿者宣传工作,很多令人感动的志愿者她都能脱口而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共有387名志愿者,来自京津的13所高校,00后到70后都有。大家放弃了在过年期间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比如赛事服务主管郭文勇老师,孩子只有8个月大,他的爱人也是特别热衷于志愿服务的老师,她也报名参与志愿者选拔,因为怀孕退出了志愿服务的行列,并且他们的孩子也是在冬奥志愿者选拔期间出生的,也是我们学校幸运的‘冬奥宝宝’。”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去年12月16日是冀雅君和男友原定登记结婚的日子,但是和测试赛的时间冲突了,冀雅君和男友选择了推迟领证。如今,冀雅君顺利完成了冬奥志愿服务,两个人的婚期定在了天清气朗的8月份。“之前说那个推迟登记,是因为去年的12月16号是我们两个恋爱11周年,在那个时候像酒店这个都提前订好了。因为第二次测试赛在12月1号到5号举行,赛后有一些工作需要完成、总结,领结婚证的话需要准备很多东西,我们两个就给推迟了。从心里上是有点舍不得,没有把恋爱纪念日变成结婚纪念日。其实我们没有很纠结,就是想要先把冬奥的事情做好。”

  

       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测试赛期间,冀雅君用镜头和笔记录下国家跳台滑雪中心380多名志愿者忙碌奉献的身影。41个服务日,撰写志愿服务专报30多期、志愿者宣传报道推文90多篇,制作志愿者工作视频50多个,推文和视频被央视频、学习强国平台、北京冬奥组委官方网站相继报道转发。

  

       面对沉甸甸的荣誉,冀雅君说,她将以此为起点,在辅导员工作中不断传承奥运精神、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在做好场馆志愿者宣传方面遗产的文字和图像的资料整理总结的同时,以冬奥为契机,包括像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志愿者的奉献精神、还有举国齐心办奥运等,对学生展开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希望他们成长为对祖国有用之材,为实现我们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力量。”


李广滨:朋友圈两组九宫格图片背后的故事



       李广滨是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英语专业的大三学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是张家口市冬奥指挥部志愿者。获得“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的李广滨无比激动与自豪,4月8日23点47分,他在朋友圈发布了一组九宫格图片,并配以文字“起航新征程,砥砺向未来”。

  

       李广滨说:“真的是非常激动,我也是热泪盈眶的,下台回到座位后,就偷偷抹了抹眼角的泪。九张照片是一直选来选去,因为获这个奖是至高荣誉了,就想把最好的感觉呈现给大家,所以那九张照片就一直拖到很晚才发出去。”

  

       李广滨发的九张图片,第一张是人民大会堂悬挂的国徽,第二张是获奖名单,第三张、第四张是获奖证书和奖章。李广滨说:“国徽是我们国家的一个象征,所以它要首当其冲放到第一位。获奖的奖章沉甸甸的,真的是份量非常重非常重,当时拿着这个奖章就是手捧着的感觉。”



       李广滨说:“在现场,我的左手边坐着的是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冠军获得者梁景怡,我的正后方是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冠军任子威,也是让我非常激动的,完全看到了一种自强、自信的一种状态,是我应该去学习的。”

 

        “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这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北京冬奥精神。李广滨当晚发的九宫格图片的核心位置,就是北京冬奥精神的内容。李广滨说:“北京冬奥精神是我们今后、将来要学习下去的,要传承下去的。青年一代更要时时刻刻地去进步,时时刻刻地去奋斗。”

 

        李广滨上一次发朋友圈是在4月4日,主题是“1月4号—4月4号,不负遇见,一起向未来”,同样也是一组九宫格图片。图片中他和其他志愿者身穿厚厚的隔离服,披星戴月、迎风冒雪地为世界各国运动员、教练等提供抵离服务。

 

        李广滨说:“我们是从1月4号然后到4月4号,整整三个月的时间。这项工作就是要根据外国友人所乘坐的航班落地时间去安排时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点,而且也会有航班晚点的问题,等上多半天或者是一天的状态。”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李广滨先后为300位外宾提供了从机场到住宿酒店的服务工作,高质量地为每一位外国友人提供信息录入与核查、语言沟通、人员引导、住宿端核查与送达等服务,多次得到外国运动员和随队官员的赞扬。

  

       李广滨说:“觉得能拿到这份奖不能说是只代表我一个人,是代表我们所有志愿者的付出才拿到这个奖的。非常感谢国家能提供这次机会,能成功举办这次冬奥会,我们才有这个契机投身到志愿服务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