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冬吃萝卜有讲究

发布时间:2021-12-15 16:14:16

民谚云:“萝卜上市,医生没事。”白萝卜是我国最古老的蔬菜之一,古称“莱菔”。关于白萝卜的药用记载,可追溯到唐朝药典《新修本草》54卷,其中记载萝卜“味辛甘,温,无毒”“散服及炮煮服食,大下气,消谷,去痰癖;生捣汁服,主消渴。”

萝卜的药用价值

利于抗癌。萝卜含有能诱导人体自身产生干扰素的多种微量元素,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并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对防癌、抗癌有重要意义。萝卜中的芥子油和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体内废物的排出。常吃萝卜可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胆石症等疾病。

下气清淤。中医讲,萝卜性平、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散瘀、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顺气利便、生津止渴、补中、安五脏等功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大下气、消谷和中、去邪热气。”萝卜是帮我们做减法的宝物,“下气、和中、去邪”,不仅养生,而且养气。白萝卜还可以加强肺的“肃降”功能,既止咳,又促进大肠运动,这正符合“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医学理论。

关于白萝卜的名方。无忧老师给大家推荐两款古代关于白萝卜的名方。一是明代大医韩懋的“三子养亲汤”,来自其医学专著《韩氏医通》,具体做法是:用苏子、莱菔子、白芥子,各取20克,打粉,加250克粗盐,放在布袋里,微波炉加热,热敷后背肺区,一次20分钟,一天2次。可以祛寒、止咳,效果良好。二是元代名医朱丹溪的“保和丸”,来自其医学著作《丹溪心法》,具体做法是:取莱菔子若干,配以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炒麦芽等,捣碎、研末,做成丸状,如梧桐子大,吞服,主治食积停滞、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腐吞酸、舌苔厚腻、恶食或呕吐腹泻等。

如何高效吃萝卜

很多人以为,萝卜是凉性的,有破气消食作用,其实并不尽然。食物的性味,也会因为加工方法的不同而改变。萝卜的生吃与熟吃,功效是大不一样的。萝卜生吃性凉、清胃热、舒浊气;熟吃则健脾和胃、补肝明目。需要注意的是,生吃萝卜对消化有一定影响,有慢性胃病、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的人是不能吃的。手脚冰凉,腹部、后背怕冷的寒性体质的人也不能吃,否则伤脾阳肾阳。所以,想要消食下气,应该吃吃熟的萝卜,熟萝卜甘温,下气暖中,补脾运湿,生津液、御风寒,熟食可以化瘀、助消化,适合所有体质的人。

吃完萝卜,切不可抛弃萝卜叶。萝卜叶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带有一丝苦涩、辛辣,能刺激唾液分泌,起到助消化、理气健胃的作用,尤其适用于消化不良的人群。现代人吃喝应酬多,导致伤食积滞,引起腹胀、胸隔痛满、打嗝,可以用萝卜叶子包饺子、炖菜吃。

萝卜的种子是中医常用的消积食的药材——莱菔子,俗称萝卜子。莱菔子的辛辣气味强烈,其药用价值高于萝卜。朱丹溪说:“莱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这个说法稍显夸张,却生动形象。莱菔子能够降气化痰、消食除胀,主治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痰壅咳喘等症。

在此为大家推荐一个中医方子:炒莱菔子。人到老年,精血渐衰,脏腑功能减弱,津液亏乏,大肠失濡,容易导致“津枯便秘”等症,可用炒莱菔子治疗。具体方法:取单味莱菔子10克,炒熟,研粉,冲服,每日1剂,可以有效缓解老年习惯性便秘。小孩子便秘可酌量减少:取单味莱菔子5克,炒熟,打粉,加白糖服用。炒莱菔子含有丰富的油脂,有养阴益气、润肠通便之功能。

巧用萝卜治病症

热症咳嗽,有黄痰,伴有嗓子疼、便干症状,可以用白萝卜煮水辅助调理。

孩子爱吃肉,积食咳嗽,嘴里有酸臭味,舌苔厚,大便臭,这是肺胃积热、燥热伤津,建议喝煮白萝卜水。萝卜此时可以消食顺气,让肺胃之气下行,解除上焦积热,给身体以恢复的机会。

风寒感冒(周身恶寒、身体酸痛、舌淡红苔白或白滑),咳嗽,痰白而多,伴有食欲不振者,可取萝卜半根切片,生姜三大片,煮熟后喝汤吃萝卜,上可散风寒邪气,中可温中化滞。

风热感冒(轻微恶寒、咽干或咽痛、舌边尖红苔薄白),咳嗽,痰黄稠难咯,伴有食欲不振或大便干燥,可生吃半根萝卜,或者榨汁取30-50毫升温服。

白萝卜排骨汤。这是一道家常汤菜,可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胆石症等。具体做法是:取白萝卜500克、排骨500克、枸杞15克、盐5克、姜片10克、胡椒粉2克、清水适量。排骨洗净、焯水,放入调料炖汤;萝卜洗净切块放入汤中,大火烧开,10分钟即可。

按照《神农本草经》的说法,人参主要解决人体气不足的问题,“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开心益智”;而白萝卜则主要可解决气不顺的问题,行气功能,入肺下气,消滞化痰,宽中解毒。

点击“国+社区网”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