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 第五届自然嘉年华(石家庄站)正式报名通道开启了
- 燕赵文坛歌正气,群贤缘聚颂太行 ——彬然《太行颂》研讨会于国庆节前在石家庄召开
- 群贤毕至 缘聚碧水湾 巅峰论剑 探寻中国服务 ——第三届中国酒店服务创新论坛在广州碧水湾成功举办
- 解放大街明日开通试运行,高清俯瞰大图来了!
- 因一个"意外", 成龙昨晚再上热搜!
- “她”,处处烙刻着河北印记——专访《在桃花盛开的地方》编剧田运章
- 河北制造、年代大剧《在桃花盛开的地方》即将登陆央视八套
- 蝎子沟双龙潭浪涌鱼跃 三峰山小天池云卷鹰飞
- 太行山脉它最绿 康养指数它最高
- 永志千里践初缘 赞美军魂励后贤——马永祥馆长在赋生堂讲述《将军的摇篮、保定军校古与今》引起强烈反响
- 百姓快乐建舞台 文化兴村放异彩
- 守护折翼天使,大家在行动 关爱残障儿童公益活动在新百广场地铁站启动
- 月季公园 花开正艳
- 小黄车,已是城市文明的一道伤口 省会街头急待清理
-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衡水老白干首届酒文化节盛大起航
发布时间:2024-08-14 16:28:59
新闻联播类节目如何做到守正创新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李卫国
作为党的喉舌和舆论宣传的主阵地,很多主流媒体都要面对宣传创新与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命题。我想结合《河北新闻联播》的节目特点,探讨如何把握宣传创新与正确舆论导向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坚持做到“姓党”、“为民”,提高新闻节目的宣传质量和引导水平。
正确的导向是媒体的生命,宣传创新是活力的源泉。导向不正确,会危及生命;没有创新,则会丧失活力。因此,对于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宣传创新与正确舆论导向“一个都不能少”。
《河北新闻联播》秉承“发布权威信息,把握经济命脉,关注百姓生活,传承人文怀”的栏目定位,努力做好省委省政府上情下达的喉舌,真诚做到为民生社情鼓与呼。在河北广电以“新闻立台”的大方向中,《河北新闻联播》在各档新闻栏目中冲在前头,影响力与传播力日益提高。近年来,在加强舆论引导能力、转变新闻传播理念,创新新闻报道方式上深入探索与尝试,栏目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表扬。
《河北新闻联播》的定位要求我们的节目必须坚持“政治家办台”的原则,必须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具体地讲,就是要把党的方针政策准确、及时地报告给人民,让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同时也要把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呼声反映给党和政府,从而沟通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促进政府对群众需求的深入了解,加大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力度,引导社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坚持宣传创新。河北广电更好地坚持做到“姓党”、“为民”,实际上就是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不断进行节目宣传创新,让观众想看、爱看。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我们在理念与操作两个层面上进行分析:
在理念上:一我们的节目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作为宣传创新的“基准线”,不管是我们新闻内容的创新、还是形式的创新,都不能偏离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条“基准线”。团队的每一个人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保持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善于从政治上、全局上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把握问题。
二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联播的典型报道和重大主题报道,不同阶段,会突出不同主题,最怕照本宣科、因循守旧、沉闷呆板。让报道更接地气,更有新闻味、民生味,最核心的是要吃透政策方针、把握工作大局,真正按照新闻规律,深入基层、走访调研、深挖价值、鲜活实践;找准受众的关注点、共鸣点、兴趣点,与人民群众实现共情、产生共鸣、发生共振。我们的新闻节目要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立足河北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凝聚起强大的舆论力量。
三要勇于创新,彰显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信息传播渠道日益多样,社会舆论环境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果一味遵从传统的新闻宣传手法,引导舆论的能力必定会有所削弱,因为观众最想知道的、最需要借助媒体进行价值判断的,传统的报道模式做得不够,观众很难接受得不到有用信息的新闻。主流电视新闻节目要想引领社会舆论,前提是增强吸引力,有吸引力才有影响力。而主流新闻节目的权威性,是其他媒体无法复制的。抓住这一点,同时树立起以传播对象为本的理念,把党的意志与人民群众心声结合起来,用观众喜欢的形式体现出来,我们的节目就有了生命力。
在操做层面上:一要发掘新闻报道深度,深入浅出地引导舆论。在信息时代,人们仅仅知道表层的、中层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握深层的、核心的信息,才能认清事物变化的规律和发展方向,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深度、广度上把握社会脉搏,从而决定自己的行为。如今,深度报道正在成为新闻联播类节目提高节目品质的突破方向,我们在进行舆论引导时,更要把“言之有物,鞭辟入里”的深度报道呈现给受众,这样才能有说服力,才能从更深的层次将社会舆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深度报道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不是简单地报告事实,它是为读者梳理出关于事实的认识,而且,深度报道要达到正确引导舆论的效果,还必须让读者看得明白,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河北新闻联播》每周都会推出一组全媒体系列报道,以深度报道打造精品节目。《强信心 开新局 加油干·国企调研行》就是深度报道的典型范例,该系列报道遴选我省重点骨干国企,对话国企掌门人,通过记者实地走访调研,反映当下我省国企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风貌,宣传推广我省国企改革典型经验,渲染典型引路、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二要关注新闻热点,引导舆论。热点问题,是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包括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各种矛盾冲突在某个时段上的集中反映和典型表现,是在某个时段上、某个地域范围内,人们普遍关心、热烈讨论的重大话题或特别话题。如领导人的重要变动、重大政策出台、重要突发事件的发生,等等。当下,各种新的情况、新的矛盾、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形成的社会热点逐渐增多。热点报道已成为新闻舆论引导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新闻舆论引导工作中的一大难点。面对种种热点问题,我们不能避而远之,也不能蓄意炒作,而是要积极稳妥地进行报道,力求通过适时、适度的报道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安定民心。2023年抗洪救灾期间,《河北新闻联播》发挥主流媒体在新闻宣传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作用,聚焦“防汛抢险救灾”,权威发布防汛一线进展动态,累计播发防汛抢险救灾报道 128篇,总时长超 270分钟。这些报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社会各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投入到防汛抢险救灾中来。
三、切实改文风,力戒“长空假” ,践行“短实新”。解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既要全面准确,又要通俗易懂,让大政方针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宣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既要突出亮点、把成绩说够,又要实事求是、留有余地,不说过头话,让成绩可见可信。宣传各类先进典型和“最美人物”,既要突出优秀品质,又要有人情味、接地气,不刻意拔高,防止让人敬而远之,让先进人物可亲可学。要努力做到有现场、有故事、有细节、有数字、有情趣,内容生动、语言鲜活,让群众爱听爱看,不搞假大空式的宣传,不空喊政治口号。要坚持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精心制作标题,不搞“标题党”那一套。如何让重大主题报道 “灵动”起来,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声音”,这才是我们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挑战与目标。创作精品,走进人心,没有捷径,需要投入时间,投入自己,精诚合作,不断创新。
四、观点制胜,做精做强评论内容。当下,有观点、有视角的新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央视《新闻联播》新增加“央视快评”“本台短评”,其一是拓展信息量,其二是挖掘新闻的深度。在当今自媒体时代,没有观点、没有深度的新闻栏目根本谈不上影响力。《河北新闻联播》节目的冀时评,作为提升新闻深度,提高媒体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在报道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出台和提高舆论引导力的题材时,能够用评论员的观点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冀时评推出两年来,以每周一期的频次在河北新闻联播呈现,推高了新闻节目品位与思想性,成为体现新闻舆论引导能力、拓展新闻深度的一个最具标志性的品牌。
五、提高新闻节目整体质量。首先从单条新闻入手,从单个新闻节目的生产环节入手,在策划、采访、配音、剪辑制作等各个环节切实提高质量意识。不消除单个新闻节目的短板,栏目的整体质量很难提高。如今,视频制作技术日新月异,我们也要强化新闻节目包装特技的应用。河北新闻联播很多节目通过运用示意图表和卡通等手段对新闻事件的解读非常到位。而且所有的节目包装设计都是同一风格,避免了一个记者一个样式,包装不统一的问题,新闻的可视性、趣味性大大增强。
总之,新闻联播类更好地坚持做到“姓党”、“为民”。不能光喊不做,当然,舆论引导、宣传创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事情,但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抓下去,就一定能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收到可喜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广播电视台传播策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