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信息

当前位置
“微信”上有不少热传文章,“搬”来与读者分享……

发布时间:2021-10-25 15:28:04

有人说:“过分关注别人田地里的稻谷,自己的田地反会荒芜。”只有盯着脚下的路,一步一步用心积累,才可以走出自己的滋味和乐趣。很多时候,月有月的明亮,星有星的璀璨。与其在别人的辉煌里仰望,不如专心提高自己。

仰望别人的精彩,不如过好自己的人生

很多人都曾有过这种感觉:当同事或好友获得晋升、取得成功时,我们真诚为他们高兴的同时,也会感到沮丧,甚至产生自己不如人的懊恼。我们总觉得“别人的生活才更美好”,至少要比我们的美好。

我有位好友学的是财会专业,而我擅长写作。每当我的作品成功,她总会说:“我好羡慕你,你都开始获奖了,你看我现在还没有一点成绩……”我一再提醒她:“你也非常优秀啊。”她还是很受打击,以至于我不敢再分享自己的作品给她,怕她知道又要焦虑。实际上,她对数字十分敏感,精通财会知识,而这些在我看来就是“天书”。但她总担心“是不是自己笨,资质不行”,一次又一次陷入自我否定。她总是用周围人的优点来比照自己的缺点,为“别人总是成功,而我总是失败”感到焦虑。生活中很多人都像她一样,忽略了一件事:根本没有必要焦虑,因为成功的入场券明明就握在自己手中。

小雯是学建筑的,在校成绩非常优秀,却总觉得自己的工作不尽如人意。每次聊起这事,她都会跟我感叹,哪个同学考上了公务员,哪个学姐出国读了名校,哪个师兄正在读博,而自己几年下来没有任何成绩。有段时间,小雯很怕浏览朋友圈,那里面有太多朋友们的幸福生活,着实令小雯羡慕不已。虽然也为朋友们高兴,但小雯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失望,对现在的生活感到失落。

为了调整心态,小雯索性关闭了朋友圈,强迫自己重新把心思扑在工作上。一天在工地与一个老师傅聊天时,她无意中得知这些开发新区建起来后,人们对装潢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几年之内都会缺室内装修设计师。于是她一边上班,一边自学室内家装设计,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三年过去,小雯已经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设计师。当公司来的新人都在艳羡她的能力时,只有她把目光停留在自己的设计稿上,因为她知道,眼前美好的一切,都是自己一笔一笔“画”出来的。

“你三四月做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目标的实现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焦虑从来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要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该往什么方向去提升,过程可能会慢一点,但心会稳,脚步也就会更坚定了。有时候,拼命仰望他人,却也难以望其项背。很多人只是“抬头做梦”,却忘了“低头做事”。其实,只要努力,谁都可能成为高手。当我们把目光重新落回到自己身上,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就会明白,我们本来就拥有改变的力量。所以,当你开始怀疑自己的时候,永远别忘了:别人的繁花似锦如梦一般缥缈,只有自己的提升,才是你要等的那一朵花开。来源公众号人民日报

觉醒

一天,卖花的小姑娘,送了乞丐一朵玫瑰。乞丐回到家后,把玫瑰插在玻璃瓶里。可他看到玻璃瓶很脏的时候,他开始想:“这么漂亮的玫瑰,怎么能插在这么脏的玻璃瓶里呢?”于是,乞丐将玻璃瓶擦干净。擦完后,他环顾四周,房间又脏又乱,他又开始想:“漂亮的玫瑰和干净的玻璃瓶,怎么能在这么脏乱差的房间里呢?”于是,乞丐收拾了房间,还破天荒去洗了澡。洗完澡,看着镜子里焕然一新的自己,乞丐想:“这样年轻的人怎么会是乞丐呢?”于是,乞丐第二天决定出去找一份工作。人生的成长,始于自我觉醒;人生的进步,就在于自我改变。来源公众号洞见

留点空白

乾隆喜欢写诗,据说总共写有四万多首,奇怪的是少有人知道他的那些诗。乾隆字不赖,诗一般。但他就爱到处留御笔,尤其爱在别人的字画上写诗题词,谓之御题、御跋、御记,照现在的说法就是点评点赞。他那时怎么赞?盖章。他是皇帝么,章印自然全天下最多,一高兴,大施其“盖章大法”,小空当儿都不得留。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留有较多空白,乾隆帝花2000两银子得手后在图上大题特题,他认为画中的空白处就是题写用的。他太爱这幅画了,越爱就越有写头,空白处填满了,诗兴还在出来,就在山体上写。好笑的是,后来出现了另一幅《富春山居图》,两者一对比,乾隆写满字的那幅是假的,是A货,乱了真。

懂点艺术的都知道,留白是艺术之极简。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都吝笔墨,构图不满,目光才会聚向主体。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最简,一叶扁舟,一个垂钓渔翁,空荡荡没画水,却让人感到水之浩、水之寒,无水胜有水。书法讲究简练,字与字,笔画之间,上紧下松,左右关联,疏密有度,其实就是留白留得好。最简的书法是草书,尤其狂草,好处是书写灵活、快速、大气;坏处是不熟悉的话不好辨认。

留白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晾晒得留空隙,衣物易干;食时胃留三分空,易消化;友间不能太近,更不能起辖制之念,否则终会碰撞。城市道路两旁多有隔音墙板,台风一来,刮倒了不少,有几处墙做成百叶窗那样,给风留了道,声照挡,却未损。生活中要学会留白,才能在方寸之间游刃有余。来源公众号新民晚报

时间的意义

前几日,在浙江杭州第17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一位身着汉服的奶奶一经亮相便惊艳全场。这位“汉服奶奶”名叫刘维秀,今年已经77岁。起初,奶奶只是配合她的学生拍摄了一组身着汉服的视频,收获了不少网友点赞后,奶奶专门创建了账号,用于记录自己的生活。

“汉服奶奶”年轻时曾是一名京剧演员,她13岁开始学习京剧,19岁进入中国戏曲学校进修,数十年的京剧功底让奶奶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展露着古典风韵。奶奶退休之后,戏服被放进衣柜深处。如今,汉服不仅重新让她找回舞台表演的感觉,还给予了她全新的生活体验。

岁月从不败美人。在大家往日的印象中,动漫节、汉服似乎是年轻人的专利。可“汉服奶奶”凭借优雅的气质、经典的造型和年轻的心态,收获了众多粉丝。她说:“只要喜欢,只要想穿,热爱汉服没有年龄的限制!”

谁说年龄是人生的分水岭?对于热爱生活的人来讲,年龄只是一个数字而已。有热爱、有追求、有希望,不论任何年龄,都可以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曾认识一位跳独舞的姑娘。彼时的年纪,对她来说并不友好。前有父母催婚的压力,后有同龄人竞争的焦灼,但每次看她的朋友圈都会由衷地感叹:这姑娘,也太励志了吧。她曾穷到只剩八块钱,还能边写书边旅行;也曾在异国他乡工作,后来成了项目合伙人,甚至做起跨界旅游业……从一开始的忧虑、困惑和迷茫,再到如今的自由、独立和无畏,成熟之于她,是遇见更加真实的自己。看似迂回曲折,却绵延成了坦途。

同事里还有一位二胎妈妈。别人一听说她已经有两个孩子,都会问一句:那一定很辛苦吧?但事实是,她越活越像少女。每天跑步五千米,坚持练瑜伽和跳肚皮舞十几年,会煲汤、会乐器、会去听演唱会、会买花儿给自己,把平常日子过得热气腾腾。

总有些人始终怀揣着热忱和所爱,拥抱着勇气和初心,不惧怕告别,也不惧怕未知,随时停下,也可随时出发。他们并不拘泥于年龄大小、钱财多寡,更在乎时间的意义。来源公众号黛西巫巫

方向

还记得上大学时,我最喜欢的就是秋天。阳光不骄,微风不燥,一切都刚刚好。我会在图书馆选一处安静的角落,开始一天的学习。我很喜欢这种没有琐碎打扰,只是静静地学习、读书的生活。朋友小慧和我不一样:她成功竞选到了班团支书、在广播台和学生会做事、参加各种比赛还考了各种证书……她的生活丰富多彩,也令很多人羡慕。可她也有自己的烦恼。她发现自己现在连学习都不能百分百地投入了。哪怕手机静音,她也总是习惯性拿起手机看看是不是有新的任务。她感觉自己就是在瞎忙,很羡慕我能按自己的规划过着有规律的生活。年轻的我们很容易一股脑儿地什么都想要,到最后才发现:自己那么累,却忙得没有方向。其实,如果你愿意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你可以过得更充实,赢得更漂亮。来源公众号媒说话

旧衣裳

我当“奶爸”时穿过的衣服,现在还留着几件。我穿着它们抱女儿出去玩,去打疫苗,排各种各样的队,她经常在我怀里睡着了,汗涔涔的额头抵在我的领口或胳肢窝,留下属于一个娃娃的气味,怎么洗也洗不掉,我经常嘲笑她,说她臭烘烘的。从婴儿到幼儿,我的衣服就是女儿的随身手绢,擦口水啊擦鼻涕啊,头一低就蹭上来,小牛犊一样,让人躲不开。我留下的那几件衣服,算是我们父女感情的见证。

在过去,给一个人买衣裳或者互相换衣服穿,是表达感情的方式之一。大人表达对一个孩子的喜爱,会说,走,带你到服装市场买衣裳去;大人之间互相表达感情,也是送衣裳。在家乡的酒局上,经常看到我少年时代的朋友们喝了几杯酒,说话说得开心了,便把自己穿的衣服扒下来送给对方。送的这件衣服,因季节不同,可能是一件价格不菲的皮衣,也可能是一件稀松平常的外套,甚至是一件还带着对方汗味的T恤……有的朋友不仅换衣裳,还换腰带,真不明白整这套为的是啥,但我目睹这一幕的时候,会莫名地觉得开心。

在“旧衣裳”和“旧衣服”之间,我偏爱前者。《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那时“衣裳”的说法就很普遍。唐代诗人似乎对“旧衣裳”情有独钟。李群玉写下“曾留宋玉旧衣裳,惹得巫山梦里香”,情意绵绵。韩偓所作“病起乍尝新橘柚,秋深初换旧衣裳”,漾着温情,意味深长。元稹的句子“殷红浅碧旧衣裳,取次梳头暗淡妆”,透出朴素、随性之美。

“衣不如新,人不如旧”,这句话年轻人深以为然,然而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会对新衣失去兴趣。旧衣如旧友,都有温暖妥帖的感觉,穿旧衣会旧友,亦会产生岁月不老、我们未变的意味。

来源公众号光明日报